——介绍
协会20年发展历程
1992年,
协会正式成立。20年来,在上级主管部门指导和支持下,在协会四届理事会几代人的共同努力下,教育协会秉持着“育人为本、追求卓越”的理念,走过了自己独特的发展道路。
上世纪90年代初,在国家深化管理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的背景下,
协会应运而生。《
协会章程》作为协会发展的根本依据,明确规定协会的宗旨是:遵守国家宪法、法律、法规和政策;遵守社会道德风尚;团结组织全国建设教育工作者,开展学术研究、协作交流、工作咨询、教育培训和社会服务,积极推进教育改革,为提高建设职工队伍的素质,培养合格建设人才,发展社会主义建设教育事业服务。这个宗旨从发展目的、服务对象、服务方式、行为规范等几个方面,明确了协会的工作职能和发展的方向。协会成立20年来,始终沿着这一正确的方向健康发展。
(一)育人为本——协会发展的根本宗旨
育人为本是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也是
协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过去20年,协会各届理事会虽然处在不断变革时代,有不同的发展环境和不同的工作重点,但贯彻宗旨要求,坚持育人为本,始终都是协会发展不变的方向,是指导协会开展工作履行职责最高的行为准则。
首先,协会及二级机构的业务范围都明确在建设行业人才培养和专业教育的大范围内。协会现有12个分支机构均与各级各类建设行业教育培训紧密相关。在此组织基础上开展的协会活动和服务项目都围绕“育人”而展开。
其次,在协会工作中正确处理好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系。协会是一个自主办会、自负盈亏的组织,没有固定的活动经费拨款。所以,经济效益是协会发展中不能回避的,不重视经济效益,没有一定的经济基础,服务行业教育就没有保障,就成为一句空话。但只注重经济效益,不坚持育人为本,不考虑教育工作的社会效益,协会发展就偏离了正确的方向,协会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体现在具体工作中是注意把握好以下几个原则:一是有经济效益但与教育无关的活动和项目不做;二是有重大社会效益的工作,不考虑其他因素坚决做好。如对建设教育事业的发展有重要影响的研究工作和政策标准制定工作;三是会员需要又力所能及的工作,精心组织降低成本尽量做好。如协会主办的杂志,组织开展的研究课题立项、评优工作以及院校书记校长论坛等都是针对会员需要提供的免费服务;四是组织教育培训工作,必须遵循教育的特点和规律,做好教育培训工作的计划和组织,争取最好的教育培训效果,促进学员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提高。而不能像提供一般的商品生产和服务那样,只注意经济效益。在实际的培训工作中,面对各种复杂的市场环境,我们也不断遇到各种困扰,但20年来,协会的发展能保持在正确的方向上,是始终牢记为行业“育人”服务,这是协会存在和发展的根本。
(二)明确服务定位——不断适应事业发展的需要
协会成立20年来,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按照宗旨的要求,团结广大建设教育工作者,积极努力,把自身的发展与建设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紧密结合起来,不断明确服务定位,丰富工作内涵,主动融入建设教育事业发展中,用自己的工作实践,争取在建设教育事业发展中有所作为。
早在协会成立之初,由于当时历史背景,协会的角色定位主要是建设教育主管部门的“助手”。这在第一届理事会期间最为突出。
协会在初创时期,主要开展的“建设类院校专业建设管理”、“组织建设教育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建设类培训机构资质管理和评审”等工作,都是受建设教育主管部门委托进行的工作。特别是其中的“建设类院校专业建设管理”,在协会成立后,经建设部教育司同意批准,将原教育司承担的各项专业建设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规格、标准,培养方案及课程“统编”教材等的拟定、组编等)工作,全盘转移给
协会,具体操作上由协会二级机构——各级各类专业教育委员会承担。如:协会普通高等教育专业委员会成立后,积极组织开展了一系列教育教学改革工作。包括:重点研究了高等学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问题;接受建设部教育司的委托,进行了部级优秀课程建设的评选工作,并收到良好的效果;部属高校共同起草、制订了加强和提高本科教育工作的意见;部属高校及建筑系统高校参加的“课程建设成果展览暨现场交流会”;组织有关提高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实践教学环节教学质量的讨论、交流活动等等。
到了上世纪90年代末,为了更好面向21世纪,促进建设教育发展,协会第二届理事会在上级有关部门的支持、委托下,组织开展了一系列对建设教育长远发展、宏观管理有重要影响的研究,包括:组织会员单位开展建设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大讨论;“21世纪初建筑业教育结构体系研究”; “21世纪初建设教育发展战略研究” 和“十五”计划前期研究和“十五”计划指标研究”等,使协会第二届理事会的“参谋”作用发挥明显。
进入新世纪,随着国家管理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协会在成立之初赖以生存发展的社会环境发生了一些变化,其中,对协会的发展产生较大影响的,一个是《行政许可法》的发布和清理、规范行政审批事项,一个是行业退出举办学校。前者使过去由政府授权委托协会组织开展管理的活动,比如:对建设类培训机构的评估和资质认定工作被终止;后者使过去协会受建设部委托承担的建设类专业建设管理职能,也由教育主管部门直接管理的“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取代。使协会开展工作少了很多有力的抓手,二级专业委员会的工作也有所削弱。在这种情况下,协会必须适应事业发展的需要,转变观念,由过去的主要依靠政府并服务政府的发展思路,向全面面向建设教育事业,服务行业、服务会员,自力自律自强的发展思路转变。使协会在建设教育事业发展中的角色定位更加清晰。为此协会从2003年以后,加强了两方面的探索,一是协会是会员之家。通过组织专题论坛加强与会员单位的联系和沟通,为满足会员单位的需求提供服务。二是加强与相关企业的合作,互惠互利,为校企合作牵线搭桥,依靠企业的支持扩大协会的活动领域和活动范围,为培养高质量人才提供服务,进而扩大协会在建设教育领域的影响力。通过这两个方面的探索,强化了协会的桥梁纽带作用。
二、践行宗旨,在实践中追求卓越,形成特色
过去20年,
协会坚守宗旨,努力实践、追求卓越,服务建设教育事业的内容不断丰富,逐步形成了自己的工作特色。
教育研究引领着协会的各项工作。过去20年,历经四届理事会,协会对教育研究工作的认识在工作实践中不断统一和深化,教育研究是协会服务行业教育工作的一条主线已形成共识。因为,行业教育的发展是以改革创新来推动的,在改革中求发展,以改革促发展,这些都要依靠教育研究并将研究的成果付诸实践。例如,在建设类院校教育中,办学模式的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需要研究,教学改革,课程建设都需要研究、教师素质的提高也需要研究,教师在教育研究中获取最新信息知识来武装自己、发展自己,提升自身素质。协会通过开展教育研究活动,凝聚了广大会员单位和专家队伍,对促进协会的其它工作也产生了积极效果。因此,教育研究不仅是协会直接服务行业教育、服务会员的重要内容,而且对做好协会其他工作也起到了引领作用。
经过20年的实践探索,协会已经逐步创建起由三项服务内容、四项管理规定、一个专家团队构成的教育研究服务体系。三项服务内容:一是组织协会的教育教学科研立项。这项活动每两年一次,先后有两百余篇研究课题立项。这些课题主要围绕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加强产学研合作办学;职业院校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以及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等。其中部分研究成果已在一些院校推广应用;二是推荐住建部软课题研究立项。从2006年开始,先后有十多项课题经过协会推荐获得住建部软课题研究立项,包括《建设类人才培养与执业资格制度关系研究》在内的部分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立项课题的研究已经完成;三是每两年一次的协会优秀教育科研成果评选。三项管理规定分别是:1998年制定的《
协会关于评选优秀论文、优秀教学成果奖的办法》; 2007年,在实践的基础上,制定了《
协会科研课题成果鉴定结题管理办法》以及《
协会科研课题立项管理办法》。为了使协会的的教育科研管理更具科学性、权威性,不断提高科研课题的质量和管理水平,2011年,成立协会专家委员会,并制定了《
协会专家委员会工作办法》。
根据建设教育事业的需要加强重点课题的研究。协会的教育研究工作不仅是要推动会员单位开展教育研究,更重要的是要推动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所以协会还根据建设教育事业的需要,选取有助于建设教育改革发展的重大课题直接组织研究。例如:1994年组织的“建设事业教育的发展战略”研究、“新
史”研究; 1996年组织的《面向21世纪建设教育战略研究》及《“十五”规划和2015年长远规划的前期研究》;1996年组织的《21世纪初建筑业教育结构体系研究(教育部子课题)》;2004年组织的《建设事业“十一五”人才队伍建设规划编制问题研究(建设部委托)》;2005年组织的《建设行业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相互转换理论与实践的研究(教育部子课题)》;2007年组织的《中国建筑业农民工培训和权益保障机制的研究》;2009年配合住建部《建筑与市政工程施工现场专业人员职业标准》的编制工作,组织的相关研究等。以上研究所取得的成果,对推动建设教育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
协作交流是协会联系广大会员单位,开展协会工作的主要形式。如果说教育研究工作主要是靠共享研究成果来凝聚会员的话,那么交流活动的开展则是靠会员单位广泛密切的联系来凝聚会员。因此,提供内容丰富多样的交流活动、搭建各种交流平台十分必要。经过20年的积累,目前协会的交流活动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和内容:
一是由“三刊一报一网”构成的协会日常交流平台。三刊包括:《高等建筑教育》、《
》、《建设职业技术教育》,一报是指《建设技校报》,一网即《
》。
二是定期召开的交流研讨会议和论坛。协会和专业委员会的年会,是组织会员单位开展交流活动的重要平台,已形成制度化。协会及各专业委员会,每年定期交流,围绕着国家教育和人力资源发展的改革难点、政策热点,展开形式多样、内容广泛的交流,对会员单位相互学习、开阔视野、相互促进很有帮助。一年一度的协会与地方建设教育(人力资源)协会的联席会议,是一个侧重行业教育培训管理和协会自身建设的交流平台,每年通过这个平台交流相关工作经验、联络感情,在促进行业培训发展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建设类高等院校和高职院校书记校长论坛,主要是给学校领导创建一个交流办学思想改革发展思路及其实践经验的平台,每年论坛根据各学校共同关注的问题设置一个主题。这个研讨和交流对促进各学校的教育改革和推动学校的科学发展产生着积极而深远的影响。协会与专业委员会还根据行业发展的需要举办诸如企业人力资源发展、学习型组织的创建等高峰论坛。
三是定期举办面向教师与学生的教学竞赛活动。如全国高等院校广联达软件算量大赛、“广联达杯”全国高校工程项目管理沙盘模拟大赛、全国高等院校学生斯维尔杯BIM系列软件建筑信息模型大赛等。在全国建设类专业教师中还举办了“建筑类多媒体课件大赛”这些面向教师和学生的竞赛活动,对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丰富学生课外教育活动,提高广大教师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能力,进而推动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在建设教育领域,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交流,学习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促进我国建设职业教育的改革发展,是教育协会开展活动的重要特色。
早在1996年10月,
协会就具体承办了“建设现代化与教育国际学术会议”。这是
面向21世纪,借鉴国外教育经验的机会,是改革开放后迄今为止影响最大、规格最高的涉及建设教育的国际会议。会议对开阔视野促进发展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自1997年起,协会与德国汉斯.赛德尔基金会和德国国际继续教育和发展协会等多个德国机构合作,学习借鉴并系统引进德国“双元制”中等职业教育经验和“学习领域”课程设置模式的经验,组织部分建设类职业院校,在建设和汽车等相关专业领域进行职业教育改革试点,提出了一套具有指导意义和可供面上推广使用的教学文件,有效地促进了建设行业实用人才的培养。
其间,协会还先后组织赴东南亚、美国、加拿大、德国、比利时等国的短期交流和师资培训。过去20年有千余名建设教育领域的管理人员、专家、骨干,通过协会的组织出国考察,开阔了视野、启发了思路,对促进我国建设教育的改革达到了良好效果。
协会还采取请进来的办法,在国内组织高端涉外培训。如与英国皇家仲裁师学会和香港英国皇家仲裁师学会东亚分会合作在北京举办了“中英建筑纠纷与仲裁研修班”;与英国理工大学合作在上海举办了“建设外向型人才高级研修班”;与德国斯图加特大学合作在青岛举办了“污水处理”技术人员培训班等等。直接为行业人才培养做出了贡献。
教育培训是协会开展社会服务的重要内容,协会成立以来先后开展了建设行业基层专业技术管理人员的岗位培训,以及新技术、新标准、新规范的短期培训等。在开展培训工作中,我们认识到,教育协会开展培训活动不同于社会上的各类培训机构,应通过自身努力在规范建设行业培训市场,促进建设行业教育培训水平提高方面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为此协会秘书处首先从加强自我规范开始,制定《
协会合作培训管理办法》,出台了《短训班合作培训协议》标准文本,制定了《合作单位短训班的监管办法》,遏制了乱发通知乱办班的现象,办班成功率大幅提高。同时,开发培训考核信息化管理系统,完善管理手段,提高管理效率。
在规范建设行业培训市场方面,2002年《行政许可法》实施建设部委托开展的培训机构认定工作停止后,协会及时成立了培训机构专业委员会,目的是团结广大的建设行业培训机构,整合各种培训资源和力量,共同开发培训项目,共同组织开展教育培训活动,并通过行业自律来净化市场环境,规范建设行业培训市场。
在促进建设行业教育培训水平提高方面,协会结合主编《建筑与市政工程施工现场职业标准》及配套大纲,加强对岗位培训课程的研究和教材的开发。同时,积极开发编制行业中非量大面广的专业人员职业标准、培训课程和教材等,逐步在培训上形成特色。
过去20年,
协会之所以得到长足发展,是与协会坚持正确的发展方向,主动作为分不开的。同时,也与协会不断加强自身建设是分不开的。
协会重视依法建会。在发展中不断总结协会组织发展的经验、探索组织有效运行的规律,及时修订《协会章程》、《协会专业委员会工作条例》及《协会专业委员会工作规程(办法)》,保证依法建会、依法治会、促进协会规范发展。
协会重视民主决策。在内部建立健全协会理事会和常务理事会对协会重大事项的民主决策机制,注意集中会员、理事的集体智慧、行业专家的智慧,确保协会开展活动符合建设教育事业的发展需要,符合广大会员单位的需要。在重要的文件出台过程中,协会注意广泛征求各专业委员会、会员单位的意见,充分调动他们参与协会工作的积极性。
协会重视工作的计划性。基本做到了中期发展有规划,年度工作有计划,具体工作有制度办法。使协会长期开展的工作多有操作规范、管理办法,保证了工作和活动开展的质量。2009年协会首次制定了协会发展的中期规划——《
协会2009-2013年发展规划》,使协会的工作更具前瞻性和系统考虑,也为提高协会工作和活动的质量提供了保证。
协会重视加强协会秘书处的建设和管理。从不断完善健全协会议事规程、规章制度入手,强化协会秘书处组织运行的规范。协会秘书处坚持实行办公会制度,领导班子成员相互通报分管工作进展,对重大事项和重点工作进行集体讨论、集体协商、集体决策、分工落实;在协会秘书处内部倡导学习型组织的建设,领导以身作则,高标准严要求,促使秘书处工作人员从工作的需要出发加强学习,初步做到了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客观上实现了做好工作与能力提高的双向互动。充分运用坚持开展的党组织生活、年度总结等形式,通过表扬先进、自我总结找差距,促进协会秘书处人员的作风建设,做到“自律、自强、自力、互信、互济、互爱”,形成了个人努力向上、组织团结和谐,工作规范有序、协会事业进步的良好局面。
协会重视加强与二级专业委员会的协调和沟通。做到协会工作上下一盘棋。随着事业发展的需要,协会层面的工作越来越多,所以需要加强与专业委员会的协调和沟通,做到协会上下一致,共同推动事业的发展。为此,协会秘书处每年召开1-2次各专业委员会的秘书长会议,同时还确定了协会工作计划通报和专业委员会工作计划报备制度,确保了协会与专业委员会的工作协调一致,相互配合相互支持。与此同时协会根据事业发展的需要,着力加强二级机构的建设,及时调整了二级机构的负责人,增设了“建设类院校德育工作委员会”,变更了多个专业委员会的名称,始终保持组织发展的生机和活力。
协会在发展中坚持与时俱进,不断根据事业发展的需要,发展环境的变化,在组织建设上、活动内容上改革创新,为协会在建会理念和开展活动等方面注入新鲜血液,确保协会持续健康发展。
协会从2001年开始,加强与地方建设教育协会的联系和合作,通过每年召开联席会议的形式,使协会与地方建设教育协会的交流沟通形成制度。由于目前全国多数省市都已建立了省级建设教育(人力资源开发)协会,加强与地方协会的联系不但有效延伸
协会的组织覆盖,重要的是形成了促进建设教育事业发展的强大合力。因此,近几年协会理事会也积极吸收地方建设教育协会的代表参加,协会组织的各种课题立项评优活动也欢迎地方建设教育协会广泛参与。
协会一直重视有效运行机制的认识和探索。协会开展活动长期以来采取的主要是相关教育组织和教育工作者的协作的方式和机制,这也是协会组织普遍采用的方式和机制。最近几年,协会重视加强与企业的合作,选择重视社会效益、重视战略发展投入的企业合作,相互支持,共同面向建设类院校组织开展活动,不但为学校和企业架设起校企合作的桥梁,而且也解决了协会开展活动经费不足的问题。合作的结果是出现了协会、学校、企业共赢局面。这几年,
协会与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广联达软件股份有限公司、清华斯维尔公司等多家企业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共同开展活动取得良好的效果。
二十年倾情教育,二十年追求卓越,二十年自律自强。今天的
协会不论是在建设教育领域的地位作用,还是服务行业服务会员的项目内容,都较二十年前有显著的进步,有理由为此感到自豪。但远不能自满,因为无论是与建设行业的许多兄弟协会相比,与国外同类协会相比,还是从建设教育事业的发展需要来看,
协会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可以为建设教育事业做出更多的贡献。
面对建设教育事业的召唤,
协会将在住建部的领导下,瞄准教育需要,积极进取、追求卓越,不断提高教育科研与咨询服务水平,继续扩大合作交流和主题活动范围,大力推进行业培训和教育教学改革,继续谱写无愧于行业、无愧于时代的新篇章。